[档案中的法大记忆] 之五:我校建立之初的主要领导
我校建校之初的校级党组织是以“党组”的形式出现的。我校建立之初的院党组书记为戴铮,党组成员由戴铮、刘昂、欧阳本先三人组成。在行政安排上,我校首任院长由著名法学家、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钱端升教授担任,戴铮担任代理副院长。作为教育机构,教务部门是学院的主要部门,我校成立之初的教务长由刘昂担任,雷洁琼教授和费青教授担任副教务长。关于费青教授和雷洁琼教授我们将在“档案中的法大记忆之六”《我校建立之初的师生员工》中予以介绍,现将我校建立之初的主要领导戴铮和钱端升简要介绍如下: 戴铮(1918— ):我校首任党组书记。河北蠡县人;1937年1月参加革命,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;历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决死三纵队九总队、七总队班长、排长、连长,太行三军分区司令部情报股长、决死队七团参谋长,太行二、三军分区武装委员会政工部长,太行五军分区武装委员会副主任;1946年5月起,历任太行邢台市委武装部长兼区委书记、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;1940年7月至12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,1948年7月至12月在华北局党校学习;1949年1月起,历任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科长,华北局党校教务处党总支书记,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副院长、校党委委员;1952年8月被任命为北京政法学院(筹备)党组书记,同年11月担任北京政法学院党组书记、代理副院长;1953年3月起,历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副书记、公安部七局处长等职,曾被错误离职审查;1978年10月至1983年12月担任北京政法学院复办筹备组负责人、学院党委副书记;1984年1月离休,2004年11月起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。戴铮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,长期奋战在硝烟弥漫的太行山区,曾经打入土匪内部解救革命武装力量,是我校唯一的老红军(1938年以前参加革命军队);新中国成立后,戴铮同志长期奋斗在我国法学高等教育领域,是我校筹办和复办的主要领导人。可喜的是,92岁高龄的戴老,仍然健康硬朗。 钱端升(1900—1990年):我校首任院长。出生于上海;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,1919年被选送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,不久进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深造,192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;1924年回国后,任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讲师,讲授政治学、宪法学;1927年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,在《现代评论》连续发表论文,强烈要求废除“领事裁判”,归还租界;1930年返回清华大学任教并在北京大学兼任教职;1934年继著名民主人士罗隆基之后任天津《益进报》主笔,在短短数月内发表时政论文170篇,针砭时弊,切中要害,蜚声海内;1937年抗战爆发后,参与筹建西南联合大学法学院,担任教授并积极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活动;1937年至1949年,曾四次应邀赴美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学,其中,1947年应邀担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;1950年其著述的《中国政府与政治》在哈佛大学出版社用英文出版;1948年归国后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、教授;1952年11月24日,担任我校首任院长,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,直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,被迫离开讲坛和院长职位;1974年,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,任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和法律顾问;1980年后,担任北京大学、外交学院兼职教授,中国政治学会名誉会长,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等职;曾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;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 钱端升教授除200余篇学术论文和时政论文外,主要著述有:《比较宪法》(与王世杰合著,王世杰192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,曾任武汉大学首任校长、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、国民政府外交部长、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主席,1949年后在台湾担任“总统府秘书长”、“总统府资政”等职)、《民国政制史》(合著)、《资产阶级宪法的反动本质》(合著);独著主要有:《中国政府与政治》(英文版)、《战后世界之改造》、《政治与政治学》、《钱端升学术论著自选集》;译著主要有:《英国史》、《法国的政府》、《德国的政府》、《法国的政府组织》等。 值得一提的是,建校初期我校领导的任命规格是非常高的:钱端升院长的任命书是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的,副院长刘镜西、李进宝的任命书是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的,我校人事处长刘少农的任命书是由司法部部长史良签发的。
|
毛泽东主席签发的钱端升院长任命书
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刘镜西副院长任命书
周恩来总理签发的李进宝副院长任命书
司法部史良部长签发的人事处长任命书
栏目策划:王立勇王改娇
撰稿:李克非
图片:靳向丽
资料整理:孙学英钱秀萍